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关于清太宗全传

来源:清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是天聪七年七月。由于很难说有确凿的证明,因而不能赞同。制度变革很大,没有整理的史料很多,很难接近当时历史的实际,这对我这个同样也进行制度史研究的人来说是完全可以理
是天聪七年七月。由于很难说有确凿的证明,因而不能赞同。制度变革很大,没有整理的史料很多,很难接近当时历史的实际,这对我这个同样也进行制度史研究的人来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作为政治史的专著而对制度史的研究不够充分,却是令人惋惜的。本书引用的文献、史料等,我感到需要提出的是虽然分别引用了过去的和田清、稻叶岩吉先生的历史地理研究和俄清关系中阿南唯敬先生的研究,但那以后的成果,如今西春秋、三田村泰助、吉田金一的研究却没有参考。对台湾方面的研究,也只是引用了李光涛先生的。本书对清朝开国之说认为是天聪九年黑龙江上游征伐结果而建成的,这个事实,松村润先生在抄写《清朝实录》《太祖实录》《旧满洲档》的同时,对成立年代进行过研究并已经指出过③。被认为是即太宗汗位最合适的代善,根据《满文老档》的记载,由于和大妃密通而由皇太极代替代善即位。对于此事,冈田英弘先生对《旧满洲档》中的残缺档案进行修整,指出过天命五年作为太子的代善失势,其结果是皇太极当上了太宗④。根据最近的《旧满洲档》为代表的满文史料所取得的这样研究成果,几乎没有参考,是很遗憾的。希望今后El中之间对清朝初期史的研究能积极地进行交流。史料《满文老档》,由辽宁大学汉译、出版的事是值得注意的。本书对此没有特别说明。从引用的内容看,所说的《满文老档》大概是前几年在台湾影印的《旧满洲档》,可是,从引用有限这一情况推断,不象来自汉译的影印本,而象是依据东洋文库清代史研究会译注的一部分《旧满洲档》天聪九年、1、I。该大学对东洋文库满文老档研究会译注的《满文老档》的汉译排印工作也正在进行⑤,这样的满文史料被广泛使用的El子已经为期不远。其他如申忠一《建洲记程图记》已被校注排印、李民寞《建洲闻见录》《太宗实录校本》正排印中。由于笔者寡闻还不知其内容,李民寞《自建州还后陈疏》据说也正在排印。再有,在辽宁档案馆中还收藏有太祖的祖父觉昌安在抚顺马市交易的档案,以及引用的乾隆皇帝的萨尔浒之战的碑文等,从史料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辽宁大学是清朝初期史研究的中心地。还有,卷首印有沈阳故宫博物馆收藏的“清太宗像’(只有这一张是彩色照片),包括这个一共附有十一副照片。其中太宗的龙袍,据说还有一件在北京故宫博物馆作为珍宝收藏着⑥。由于本书是对太宗时期的综观,因而回避了对一些细节的评论,而只局限在对其特点的介绍上。完全可以予想,在整理清朝初期史史料的同时,今后的研究工作也会有所发展。当我们考虑到象档案这样有涉及诸多细节的史料,在那个时代应该给予怎样的位置,这本综观太宗时代的研究著作无疑是很重要的。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综观太宗时代的书从肖一山《清代通史》以来还未曾有过这一点来说,或从了解中国史学史新的动态来说,这本书都是值得重视的。[责任编辑:申笑梅]注:①佐藤文俊《南开大学明清学术讨论会名册》《明代史研究》8期②陈佳华、付克东《八旗汉军考略》“民族研究》1981年5期;李新达《关于满洲旗制和汉军旗制的始建时期问题》《清史论丛>)4期等⑤松村润《关于清朝的开国说》《山本博士还历记念东洋史论丛》④冈田英弘《清太宗嗣立之事》《山本博士还历记念东洋史论丛》⑤②之李新达论文220页的注,②引用自《满文老档》李林译,辽宁大学历史系1977年铅印本。⑥王云英《皇太极的常服袍》《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年3期,本书的照片较该论文所附的照片更为清晰。(原文载于日本《东方》杂志1984年第34期)1984年第3期辽宁大学学报总第67期屈三原三自三沉暑汨兰罗兰探暑隐龚维英闻一多先生曾指出,“研究《楚辞》,如果同古代的神仙思想联系起来,一定会有不少新的发现①。”确如闻一多所揭示,《楚辞》与神仙思想、《离骚》与“仙真人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②。且以屈原到垂暮之年自沉泪罗这件事来说,由于爱国忠君而殉其夙志,自然是诗人的主导思想;然而,其中很难说不包括受到神仙家学说思想影响的成分。神仙观念的形成,大抵是先有神而后有仙,随着时间的流逝,“仙”的成分在“神仙观念”内渐占优势,甚至改变了原始神的面貌。恩格斯曾指出:宗教的“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神是宗教的核心,没有一种宗教不拜神。“恐惧创造神”,人类的祖先开始对大自然的一切现象,诸如风、雨、雷、电,是一概不理解的。大约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人类征服自然力虽然较这以前有所加强,但对种种自然现象还仅能凭依自己天真的设想给以歪曲的解释。只有在这个时候,人们的思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才可能出现对“神”的幼稚幻想,‘神”于是应运而生。这反映了先民在生产斗争中的软弱无力和对大自然的盲目依赖③。所以马克思说:“宗教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又寸这冲现实苦难的抗议”。(《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原始人所信仰的原始宗教,一般同时包括崇拜自然物、自然力和祖先,从而产生了图腾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三者往往溶为一体,难以截然分开。与宗教迷信作为孪生姊妹同时产生的,是古神话。高尔基说:“一般说来,神话乃是自然现象,对自然底斗争,以及社会生活在广大的艺术概括中的反映。”活动于神话领域的众神祗,他们“是某种手艺的能手,人们的教师和同事”,而“古代‘著名的’人物,乃是制造神的原料。”(《苏联的芰学》)因此,神虽有其消极面(所以能够和“仙”扭到一块儿),总的倾向毕竟是积极的。神话,主要是鼓励人们向大自然作艰苦卓绝的斗争;宗教迷信则是消极的,教人匍伏于大自然的脚下,诚惶诚恐。在原始宗教里,一般地说,“仙”的观念尚未形成或还不清晰,因而更谈不上有成套的理论与技术之类的东西。神仙观念产生于西方羌(姜)族。我国境内西方多山,最著名的昆仑山为群仙长期居留之处,故仙字从山。羌(姜)族之一支东迁,建国为齐,濒临东洋大海,复与海市蜃楼相结合,然犹不忘情于山,遂移山于大海万顷波涛之上,故产生了海上仙山之说④。要之,如《释名.释长幼》所言:“老而不死日仙。”神乃连类而及,故称“神仙”,侧重面在“仙”不在“神”。仙较之神,是后起的观念,大致产生于原始公社末期或奴隶制社会初期,与出现了剥削阶级(或其前身)及其享乐欲望无限膨胀有关。随着生产力的发达、财富的积累和人欲的扩张,神仙思想发展得很快,影响面也越来越广。沾染神仙思想无不祈求“不死”,笃信者则更纵情声色,力求其享乐内容日益累积,于“万寿无疆”内随心所欲地享受“人欲”的极限。如前所述,“不死”是神仙家学说的“精髓”,最足诱惑一般信奉者。春秋时齐国宗庙一59—

文章来源:《清史研究》 网址: http://www.qsyjzzs.cn/qikandaodu/2021/0722/573.html



上一篇:日本学者来北京市社科院进行学术交流
下一篇:满文老档旧满洲档的翻译和研究

清史研究投稿 | 清史研究编辑部| 清史研究版面费 | 清史研究论文发表 | 清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清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